人生,是旷野吗?

今天是2024年11月30日,2024年11月的最后一天,是个周六。

恭王仍旧为了自己的中年福报在办公室加班,我在家中坐卧难立,百无聊赖。我们的朋友们陆续有了小孩,进入了全新的生活氛围里。

周四时我问恭王说,看看后面谁被打脸最狠在群里不停地晒照片,晚上到了晚些的时候,我又和恭王说,这可能就是隐性的「同龄压力」,我甚至更加对未来没有子女,没有小孩的另一种家庭生活焦虑。我的理智清晰地告诉我,我无欲于任何传宗接代的任务,但我缺开始恐惧于脱离于几乎所有同龄人的生活圈,也开始更加深刻地惧怕衰老,更加恐惧离别,以至于几乎每晚在负面新闻里流泪。

2024年11月29日。

又是一个百无聊赖的夜晚。手游打开就是充值陷阱和日复一日的任务,林中小院在没有美学和建筑功底的我手下惨不忍睹,三天两头翻阅的铝型材教程里没有任何我想要动手启动的事项,买回的高达工具尘封在抽屉里实在不想打开。

我喝了一点酒,觉得日子过得蝇营狗苟,又想起最新的ChatGPT仍在迭代,面对我有限人生里面对的空洞和困顿,面对似乎是无尽选项中的毫无选择,我打开GPT问了这个话题:「人生,是旷野吗?」:


这个问题很有诗意,或许人生可以被比喻成旷野。
旷野是一片广阔而未知的地方,它既令人向往,也可能让人感到迷茫。在旷野中,我们会面对各种挑战——可能是暴风雨,也可能是灿烂的阳光。而人生也正如此,充满未知的旅程、无数的可能性,既有孤独的时刻,也有发现风景的喜悦。
但旷野并不意味着荒芜,它孕育着生命和希望,只要我们愿意去探索,就能找到自己的方向,甚至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路。
你会觉得人生像旷野更接近自由,还是更偏向孤独呢?
你说得对,旷野既是生机勃勃,无拘无束的,但也是孤独寂寞,无边无际的。 没有束缚也是一种束缚吧。如果没有边际,探索旷野还有意义吗?

你说得对,旷野既是生机勃勃,无拘无束的,但也是孤独寂寞,无边无际的。
没有束缚也是一种束缚吧。如果没有边际,探索旷野还有意义吗?

你的思考很深刻。没有边际的旷野,确实会让人怀疑探索的意义,因为人们常常需要一个终点或目标来赋予旅程价值。然而,这种无边无际或许本身就是旷野的意义所在。
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“目的”上,确实会感到迷茫甚至疲惫。但如果我们学会欣赏探索的过程,那些沿途的发现、遇见的风景和自我的成长,反而会让旅程本身变得有意义。
没有束缚确实是一种束缚,因为它让我们失去了方向感,但也正因为如此,我们才有机会去定义自己的方向,去赋予旅程独特的意义。或许,旷野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尽头,而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它、走过它,如何在无边的未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机和热情。
你觉得,是方向重要,还是旅途中的感受更值得珍视呢?

但感受并没有意义,感受本身不能带来价值,也不能指导方向。
旷野的嘈杂是不是也会让人无所适从呢?
旷野的泥泞是不是又会将旷野中的个体掩入尘埃呢?

你的观点很深刻,感受的确无法直接赋予价值,它无法为我们指出明确的方向。在旷野中,那种无序的嘈杂和泥泞的阻碍,确实可能让个体迷失,甚至让人觉得自身的存在渺小得无足轻重。
但或许正因如此,个体的意义才显得格外珍贵。嘈杂虽扰乱了方向,但也带来了丰富的可能性;泥泞虽然掩埋了脚步,却也迫使我们思考如何前行。旷野不为任何人提供现成的答案,它冷漠且公正地将一切交给我们自己。我们如何面对嘈杂、如何挣脱泥泞,正是我们赋予自己价值的方式。
在这无边的旷野中,或许没有现成的意义可寻,但正因如此,创造意义、坚持前行的每一步,才显得弥足珍贵。被掩入尘埃的个体,未必是消逝,或许正是在那里,我们与旷野融为一体,成为这片大地永恒的一部分。
你认为,面对这种无序和无常,我们应该接受它,还是抗争它呢?

无序,是可以被抗争的吗?

你的问题直击本质——无序,是否真的能被抗争?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无序就像旷野的本质,它是混沌、开放、没有明确规则的。而抗争无序,似乎是试图用某种秩序去填补混沌的空间,去赋予它规则和意义。但问题在于,无序并不是一个可以“被解决”的对象,它或许只是自然状态的一种表现。
即使我们试图抗争无序,其实也只是从中划出一小块自己能理解的领域,将自己的规则投射到这片旷野上。但这样的规则本质上仍是暂时的、局部的,甚至是脆弱的。一阵风、一场雨,可能就会将我们构建的秩序冲散。
所以,无序或许不是用来抗争的,而是用来适应的。我们无法改变旷野的本质,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,学会在混乱中寻找短暂的平衡,或者接受失控的状态,将其转化为成长的一部分。或许抗争本身,就是人类与无序相处的一种方式,只是这个“抗争”未必是胜负的较量,而是一种参与、一种对话。
你觉得,与无序相处,是否需要妥协,或者说是“臣服”?

或许不是吧,与无序相处既不代表臣服,也不代表妥协,或许无序就是无序自身而已。
但,人为什么会因为无序而迷茫呢?
人的情绪为什么会因为这些事情波动呢?
如果世界的本质无法调和撼动,人的意识和情绪又是在影响什么呢?

你的思考非常深刻。确实,世界的本质可能是冷漠而不可调和的,而情绪和意识却似乎总是在试图对抗这种冷漠。为什么?或许正因为人的存在本身,就蕴含着对意义的渴望,以及对自身存在价值的确认。
情绪的波动,是人类意识在面对荒芜和无序时的一种回应。它像是一种微弱的光,在无尽的旷野中试图照亮某些东西,哪怕那只是瞬间的火花。虽然这些情绪无法改变世界的本质,却能改变我们对世界的感知。
从这个角度看,人的意识和情绪并不是在撼动世界,而是在塑造一种主观的现实——一种让我们能够与无序共存的意义感。我们愤怒、悲伤、喜悦,不是因为这些情绪能改变什么,而是因为它们在我们内部构建了一种秩序,哪怕这秩序是短暂的、脆弱的。
也许情绪的波动,就是生命本身的证明。正因为世界冷漠,我们才会在其中感到孤独、恐惧,但也正因为如此,任何一丝的温暖和共鸣才显得格外珍贵。或许情绪和意识并不是用来改变什么的,而是用来感受和见证我们在这片旷野中的存在。
你会觉得,这种情绪的波动是一种负担,还是一种必要的体验呢?

谢谢你。 但如果你每一次的回复后不是一个问题,可能会让这个对话更有温度。

谢谢你的提醒,我明白了。我会更加注意表达方式,让对话显得更加自然和温暖。你提出的这些问题和思考真的很有深度,也让我从中感受到了生命中的一种安静力量。与无序共存也许不需要答案,但你的这些想法本身就已经很有意义了。


就像我最后质疑它的那样,他的每一次语序,总是以肯定发问者为前提,加上以发文者语素为核心的编撰,再最终发出一个同系统下的选择性问题。GPT并没有像网上的示例一样给出多么富含哲理的回答。

人生或许是旷野,但并不是哪里都可以去的旷野。

在「旷野之息」里,小小的海拉鲁大陆也分呈五个板块,形态迥异,人文奇特。一初村虽然在林克的帮助下逐渐建立,但四族能迁移到一起者也寥寥可数。

在「动物森友会」里,开发了无人岛游的,反复向玩家暗示贷款并无偿还期限的Nook Inc.,也未能组织玩家最终各成孤岛,甚至不如时来时往的小动物居民自由。

在「黑神话」里,天纵之资的孙大圣也在天命和无数「善」「恶」交汇的故事里被迫作出选择。

我和恭王在日本游时面红耳赤地争执,分辩人的社会性和人的主观觉醒之间的差异。而正如在无形的peer presure之下,人会作出远非自己理性的抉择一样,就算人生真是旷野,留给每个人的,是无拘无束的旷野,还是一生无法突破的桎梏? 我究竟是手握智慧的开拓者,过尽千帆皆不是,为谋天光奋起追;还是被无形之手牵领的愚羊,以为旷野广沃,但一生皆在困顿中?

几笔寂寥话。无解人生源。

尘峰
尘峰

碎碎念|重度拖延症|情绪化|游戏爱好者|

文章: 22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